最近看到一些粉絲的留言,有一句話讓我非常地感慨,大概就是說職稱工資會讓教育行業功利化。其實好好想一想,與其說很多人反對職稱制度,倒不如說是在反對職稱的功利化,反對職稱制度中的一些不公平而已。而職稱與工資結合之后,就涉及了金錢,涉及了福利待遇,這就與自己的切實利益相關了,逐漸地演變之后,功利化就會越來越重。
職稱與工資有關系嗎?其實對于一般人來說,是沒有直接關系的。職稱在事業單位其實沒有和職稱直接掛鉤,主要是還是工資年限,崗位有關系。而對于一些單位,特別是那種專業性特別強的,比如工程、教育、衛生等行業的人來說,職稱就顯得特別重要了,沒有職稱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工作,也沒有了晉升之路。所以職稱的作用其實跟單位的性質,專業的方向都有關系。
對于教育行業來說,很多人對于職稱是又愛又恨,一方面評上職稱之后好處眾多,同時給自己的生活也帶去不小的變化。但是評職稱的過程也是痛苦的,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,還有金錢。在本身工作就比較飽和的情況下,要同時面對教書育人、備課、公開課、還有自己的家庭,如果再加上職稱,那就有點不堪重負了。所以有些地方的教師已經因為職稱影響到自己本職的教學工作了,讓人非常地唏噓。
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現狀,其實就是功利性太強,不管你是醫生、教師、還是工程師,都在為了職稱而努力,因為職稱代表了一部分利益,能讓自己獲得更多。但是實際上行業需要的是對專業技術的鉆研,帶動行業的發展。而不是為了獲得利益而評職稱,變成了職稱的奴隸。這種職稱的功利性,確實會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