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普通人來說,最先解決的還是吃飽飯的問題。
有的學校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。
有的學校把學生當作壓榨的對象。
近日,河南科技大學上熱搜了,學校為了保障學生不因為經濟原因影響學業,通過大數據分析,對學校為3606名學生充飯卡72.12萬元。無需申請。
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學校,令人暖心,雖然不是自己的學校,也為這些學生感到自豪。不管是不是名校,但是以人為本的樣子真美。這樣的做法很好,不用申請,也不會公示,幫助學生的同時,也不會讓學生陷入難堪。
高校為3606名學生充飯卡72.12萬元
事情發生在河南科技大學,學??紤]到個別學生,因為經濟問題,可能會影響學業,畢竟吃不飽飯的日子,很難去追求精神上的享受。
學校對三萬六千多名本科生進行大數據分析,以飯卡消費情況為樣本,對比困難生信息庫。結合學生綜合表現,最終“算”出3606名需要幫助的同學。無需申請,學校為3606名學生充飯卡72.12萬元。
這恐怕就是別人的學校,我們的學校,都在忙著亂收費,壓榨學生,而河南科技大學,做出了不凡的舉動,令人暖心。
這樣的消息,如何才能讓我們學校的領導看到呢,也多體恤一下學生的不容易,尤其是疫情當下,家長賺錢難,學校讀書更難。
這樣做很好,不公示,不會讓學生難堪
這樣的做法很好,不用學生主動申請,學校根據飯卡消費情況,就知道哪些學生經常在餐廳吃飯,一般情況,經濟困難的孩子,從來不去其他地方消費,只有餐廳,才是最便宜的地方。
學校做好事,不公示名單,可見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。雖然貧困,但也不愿意讓所有人知道自己經濟困難。以人為本,幫助學生的同時,也尊重了學生。這樣的學校值得點贊。
雖然不公示名單,但是數據都是有依據的。教育部門也會有審核程序,只是不需要直接聯系學生核查,這樣的做法非常好,保護了學生的隱私,也幫助學生解決了溫飽問題。
以人為本的學校,最受學生的喜愛
真正需要補助的,肯定是那些每餐都在食堂消費,而且是消費最低的。這直接說明了他們的經濟情況。每餐都在食堂吃,而且不敢吃好的。
學校在他們經濟困難的時候,對其補助,是真正的雪中送炭。這個時代,錦上添花的人很多,而雪中送炭的,一定是把學生當作了自己的孩子,以人為本,受到學生的喜愛。
在全國高校中,河南科技大學,可能沒有清華北大那么有名氣,但是卻不忘教育的初衷,一直默默付出著。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秤,雖然不是名校,但是在學生心中,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。
以人為本的學校,看上去是那么柔情,就像是情侶,總是在不經意間表白,讓學生感動的同時,也愿意為之努力,也希望對方變得越來越好。
大學好不好,看是否搞形式主義,替學生著想,才能抓住學生的心
記得讀大學時,想要申請貧困補助的學生,需要上臺去演講,說一下自己的家庭情況到底多困難。有的同學在講臺上,直接哭了,而有的貧困生,一直沒敢走上去。
這樣的形式主義,很難找出真正困難的學生。困難的學生,多半會自卑,根本不敢站出來演講,而那些在講臺上訴苦的,多半是家庭條件優越的孩子。
一所學校好不好,就看是不是搞形式主義。很多學校補助學生,都要張貼海報,生怕別人不知道誰貧困,而河南科技大學,做好事不留名,尊重了學生,保護了隱私,還做了好事,也算是兩全其美。
學校真正的替學生著想,學生也會為自己的母校自豪,在未來的發展中,會有更多人知道這所以人為本的學校,口碑自然就打出去了,不管是招生還是就業,都是屹立不倒的豐碑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