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歷向來是大學生就業的“敲門磚”,由于高等教育擴招的原因,各行各業已經出現了明顯的“學歷升級”的現象。原本??粕湍茏龅墓ぷ?,如今就業門檻也大幅提升。
很多學生寒窗苦讀十二載,就是為了能夠努力考上名牌大學,為日后就業奠定堅實基礎。然而臨近本科畢業時,學生又發現,碩博研究生越來越多,本科生已經不吃香了。為了能在就業時脫穎而出,擺脫基層低薪崗位,只能努力考名?;蚩佳芯可?。
北大女博士考上城管崗引發熱議
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,00后學生的社平最高學歷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變化。即便是很多當初沒考上本科的學生,也在努力通過專升本考試,再逆襲考入名校的研究生。
原本以為研究生畢業后,就會進入科研機構或成為都市白領。沒想到學生拿到高學歷后,還是偏愛體制內工作。
北京朝陽區公考擬錄取名單公示后,上岸學生的學歷和畢業院校引發全網關注。一位來自北京大學的女博士,竟然報考了街道辦的城管崗位。
按理說這個崗位應該屬于基層中的基層,可能還會走上街頭執勤,以往這類職位多半會招錄??茖W歷的畢業生,少數本科生也會報名,如今已經內卷到需要北大博士學歷了?
從小學一年級,到博士研究生畢業,至少需要歷經22年的寒窗苦讀。而且北京大學還是高等教育的天花板。最好的學校,培養出來的最高水平的學生,畢業后竟然下沉到基層當城管,很難不被質疑為浪費教育資源。
此事在網上引發熱議,清華北大畢業生到中小學當老師,好歹能為教育事業做貢獻,也能理解,但是當城管屬實大材小用了。即便未來升遷的概率更大,不過起點未免也太低了。然而學生家長多數都不這么認為,基層公務員也是鐵飯碗,總比臨時工要強上百倍。
在大廠年薪40萬不如當公務員月薪4000?
以往大家提到清華北大畢業生,都在擔心人才外流的情況。如今受到疫情影響,不少學生已經放棄了出國的念頭,外企和大廠的就業環境也不容樂觀。
不得不說,各大廠在校園招聘會上,開出的薪資待遇和人才招攬政策,還是十分具有誘惑力的。即使能順利入職,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996加班制,不僅工作忙碌得容易脫發,而且還會面臨中年就業危機。
一部分應屆大學生,本來不想考體制內的工作,想到職場上闖蕩一番,盡早實現財富自由,不想年紀輕輕就過上穩定的工作。然而家長卻不這么認為,有的學生即使拿到了大廠年薪40萬的offer,在家長眼里也不如月薪4000的公務員更吃香。
企業多數都屬于合同制,在家長眼里就是臨時工。即使工資再高,也沒有保障。公務員即使月薪只有4000,但是細水長流旱澇保收。很多應屆生理解不了編制的好處,畢業多年后再回頭細品,才發現編制才是“永遠滴神”。
很多學生發現,雖然公務員報考學歷要求本科以上即可,但是北京等一線城市上岸的名單里95%都是研究生以上學歷。高學歷畢業生扎堆應聘基層工作,那么二三本院校和??圃盒5膶W生又該如何是好呢?
高學歷畢業生下沉基層工作,是好事還是壞事?
在大家的印象里,清北大學的畢業生,就應該去科研院所或大學里當老師,即使想當公務員,也應該成為選調生的最佳人選,基層工作應該留給更需要他們的畢業生。
事實上,學生努力學習的意義,并不是一定要達到非富即貴的目的,而是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,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。即使身處一線工作,有的學生是為生活所迫,有的學生是志向所在,工作積極性和成就自然不可同日而語。
還記得曾有一位北大研究生畢業后創業賣米粉,如今已經成為上市公司的CEO。起點并不決定終點,關鍵還要看學生有沒有對自己的事業有清晰的認知和規劃。
高學歷畢業生下沉到基層,只要認真工作,反而能給基層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增益。遠比那些眼高手低,只想要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學生強得多。
筆者認為,學歷越高、能力越強的學生,在就業時的選擇性就越多。所以無論學歷高低,無論從事什么行業的工作,只要腳踏實地不愧對自己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就好。
今日話題:大家覺得大廠年薪40萬的工作和月薪4000的公務員哪個好?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。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分享和收藏!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。
(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