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的腳步從來不會停歇,轉眼間離高考剩余不到2個月了,在考生們緊鑼密鼓地復習時,家長們也可謂“操碎了心”。
高考雖然看上去是考生一人獨自前行的“旅途”,可實際上要想發揮好、考上滿意的大學,需要全家的支持。
家長這時候除了保證高三生良好的學習環境,還有個任務,就是提前了解志愿。很多人會首先考慮熱門專業,不過有時也可能因此進入誤區,我們就來舉個例子。
這個專業深受高考生青睞,確實有其優點,同一院校里錄取分數偏高
填報志愿時有些專業常年是熱門,會計算是一個典型,頗受高考生及家長的青睞。會計專業確實有其優勢,不管在公務員考試、國企招聘中,還是普通私企,都有較多需求。
而且對應的職業也是妥妥的“辦公室崗位”,能力強的話可以進入高端管理團隊,而即使個人水平較普通,也可以退而求其次,做個小出納員。
特別是在女生家長的眼中,這屬于穩妥的選擇。因為報考熱度高,同一所大學里,往往會計專業處在錄取分數相對偏高的一列。
包括理工院校里,只要管理類的學院中設立了會計專業,也不愁招生;而且它肯定不是“墊底”的專業。不過,這個行業的發展也有所變化,有些知名教授給考生做出提醒。
錄取分數高可能是“假象”,知名教授也不太推薦報考,原因很明顯
因為財會類的工作本身確實需要一定專業技能,不乏高薪崗位,再加上錄取分數相對偏高,可能給不少高考生和家長一種“高端”的感覺。
但筆者發現,不只一位老師提及過對會計專業的看法,并表示不太推薦。比如專門在志愿指導方面有研究的張雪峰老師。
他就曾說過,無論高考還是考研,別因分數高的“假象”而誤解。會計專業分數高,未必表示高端且有前途,而多半因為“人滿為患”,報考人數太多所以“內卷”嚴重。
而正因“人滿為患”,畢業生數量也相當多,可每個企業中對財會人員的招聘需求是很有限的。幾十人的小公司可能也就一兩名,就算是大公司的財務部,通常也就10人左右。
雖然國內大學生本身就多,各專業都可能有供過于求的現象,但會計專業顯得尤為突出。這也就是這類工作明明不輕松、可工資普遍不高的原因,能拿高薪的是極少數。
還有一位高校知名教授,也提到報考會計專業要謹慎,他就是北大的姚洋教授。關注教育領域的家長可能對他已經很熟悉了。
如果說張雪峰老師是從當下報考情況和工資待遇的角度分析,那么姚教授則是站在更遠的視角做判斷。他提出,以后十年內一線的會計類崗位可能“消失”。
因為基礎的工作內容可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,而普通會計和出納的工作很少再招人。如果真的想學財會專業,更推薦成績和能力都很突出的考生報考。
而普通考生就不太建議了,兩位老師給出的原因其實已經很明顯。會計專業“內卷”程度很高,普通院校的畢業生里也常有改行的情況,報考前需認真考慮。
會計專業可能跟考生想象中不一樣,與數學能力沒有明顯關系
每個專業都有自身的優缺點,不能否認確實還有不少同學對其保持著興趣。接下來我們再談談哪些學生更適合考慮會計專業。很多人誤以為數學好的考生有學習天賦。
其實學會計還真的跟數學能力沒有明顯關系,雖然本科院校這個專業會學高等數學,但也只是作為基本的考試內容。實際工作中,更需要的是管理及邏輯思維。
做數學題雖然確實能培養邏輯思維,但是跟具體工作是兩回事,數學好不代表能高效完成任務。會計專業其實算是管理類專業中,技術含量較強的。
相比泛泛的企業管理、行政管理等專業,有更明顯的實用性。所以,畢業生如果想要找到好工作,那么在校學習的內容其實反而應用不太多。
而業內相關的資格證才更為關鍵,要是真的報考這個專業,同學們上大學以后需對考證有所規劃。不然只是拿著證明學歷的畢業證,求職時難有說服力。
【話題】你認為會計專業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