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學類專業一直以來是熱門之選,每年高考報志愿時都有大量考生選擇學醫,因為畢業后可以從事醫生的職位,如果能進入到大醫院,也能享有很好的福利待遇,非常吃香。
但就目前大環境下,醫學本科生在就已經失去競爭力,原因有以下幾點:
、醫學生越來越多,內卷嚴重,門檻被拉高。
、醫學在飛速進步,醫院更注重篩選綜合性的學生。
、晉升有嚴格的要求,而且時限很長。
現在一個醫學本科生畢業之后,除非頂尖名?;蛘呤菗碛醒芯可鷮W歷,不然很難進入到大醫院工作,很多三甲醫院都要卡研究生學歷,所以本科畢業生根本沒有什么競爭力。
而且現在醫學內卷嚴重,有什么本碩連讀、本碩博連讀等,時間一般比普通本科畢業再考研的會更短一些,可能只需要七年八年,而如果你是普通本科生畢業再參加考研,從碩士到博士可能需要十年,那時候都已經快三十歲了。
等到真正工作并且熟練掌握,最少也是需要三年時間,雖然醫生的福利待遇很好,但卻要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來成長,在30歲時你可能只達到專業就業的門檻。
所以大家也別僅看表面這么好,實際上要付出的努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。
這里建議想學醫的考生:
能考本碩連讀就考本碩連讀,能考本碩博連讀就靠本碩博連讀,對于未來的發展非常有幫助。
據有關數據顯示,醫學考研率是所有專業最高的,也唯有考上研究生,你才能在醫學領域中有更大的發展,所以想學醫的同學們,在上大學前也要做好考研的這種準備。
當然醫學這個專業,對于個人的心理素質以及隨機應變能力的要求也很高,如果內心不夠強大,是難以勝任醫生工作的。如果實在是想學醫,但心理素質不太好,那么可以考慮學口腔醫學、醫學檢驗、醫學影像等專業,風險更小也更輕松一些。
筆者結語
學醫是很苦的,不僅專業難度大,學習時間也很長,最少也得五年以上,想要有更好的發展的話必須要考研,那些想要學醫的考生一定要提前想清楚,上大學后提前做好考研的準備。
高考的考生在志愿填報時,還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考慮,不要一味地盲目報考,多做分析,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