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告期內,協昌科技業績增長較好,但其研發投入稍顯不足且涉多項專利糾紛。同時,晶圓材料采購依賴華虹宏力,各期采購比例均超九成。
在電動車輛、電動工具、家用電器的“身體”中,有個扮演著“大腦”角色的器件——運動控制產品。有了它,各種電器才能夠實現內部電機運動系統的智能化控制。
日前,主要從事運動控制產品、功率芯片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的公司——江蘇協昌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協昌科技)正式向深圳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說明書,申請登陸創業板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協昌科技的受理日期是2020年6月28日,屬于創業板實行注冊制后不久即受理的企業。但之后,該公司多次因財務資料過期問題而中止上市進程。近日,協昌科技完成財務資料更新,再次恢復上市審核。
本次IPO,該公司擬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(A股)不超過1833.33萬股,擬募集資金4.21億元,將全部用于“運動控制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”“功率芯片封裝測試生產線建設項目”“功率芯片研發升級及產業化項目”及補充流動資金。
《投資時報》研究員查閱協昌科技招股書注意到,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(下稱報告期),該公司業績增長良好,并逐步向上游發展功率芯片業務,但其研發投入稍顯不足且涉多項專利糾紛,晶圓材料采購依賴華虹宏力,各期采購比例均超九成。同時,該公司功率芯片業務毛利率也出現下滑趨勢。
研發投入不足且涉專利糾紛
協昌科技專注于運動控制產品及功率芯片的產銷,營業收入整體呈增長態勢。報告期內,協昌科技各期營業收入分別為3.95億元元、4.68億元、4.84億元和2.54億元。主營業務突出,各期占比均在99%以上。
期內,協昌科技實現凈利潤分別為8197.52萬元、9420.56萬元、9674.80萬元和4904.68萬元,整體增長趨勢良好。且隨著生產經營規模擴大,該公司各期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757.84萬元、4568.64萬元和6994.08萬元和1.17億元,累積凈額為2.70億元。
招股書顯示,協昌科技的運動控制產品主要用于電動車輛領域,報告期內,該公司已經與雅迪集團、綠源集團、愛瑪集團等諸多國內一線電動車廠商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合作。
在運動控制產品的基礎上,協昌科技逐步向上游功率芯片業務發展,構建了“上游功率芯片+下游運動控制產品”協同發展的業務體系。
但是,在業務發展的同時,協昌科技的研發投入卻顯不足。報告期內,協昌科技各期研發費用分別為1257.31萬元、1329.87萬元、1418.76萬元、700.15萬元,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.18%、2.84%、2.93%、2.75%。
而同行業可比公司的運動控制器業務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6.46%、6.60%、5.87%、5.59%;功率芯片業務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5.62%、7.20%、7.18%、7.09%??梢?,相比于同行業公司,協昌科技的研發費用率明顯偏低。
協昌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,公司自成立以來,高度重視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,在研發過程中及時申請專利。截至報告期末,公司已經取得186項專利證書,其中發明專利11項,實用新型專利77項。
但是,查閱招股書,《投資時報》研究員發現,協昌科技在報告期內存在多項專利糾紛。其中,2020年9月的一項實用新型侵權訴訟糾紛和2021年1月及3月的兩項發明專利侵權訴訟糾紛已完結;仍有2項糾紛需再次審理,分別是2021年3月及4月提起的發明專利侵權訴訟糾紛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協昌科技所涉的5項專利糾紛,原告均為廣東高標電子科技有限公司。
由于訴訟糾紛的審理結果通常存在一定不確定性,若該公司在訴訟中敗訴,將需要賠償原告方損失、停止生產銷售涉訴產品,從而對公司生產經營及財務狀況造成一定不利影響。
晶圓采購依賴單一供應商
招股書顯示,協昌科技功率芯片業務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在兩成左右,主要包括晶圓及封裝成品。報告期各期,晶圓的銷售占比分別為72.71%、73.34%、79.42%和75.80%,封裝成品的銷售占比分別為27.29%、26.66%、20.58%和24.20%。
其功率芯片業務采用Fabless模式,公司專門負責功率芯片的設計和市場銷售,制造環節需要依賴于上游晶圓制造廠商進行。
晶圓生產屬于資金及技術密集型產業,行業集中度較高。協昌科技主要向華虹宏力采購晶圓材料,報告期內,公司向華虹宏力采購額占晶圓總采購額的比例分別為94.64%、96.85%、98.00%和98.67%,持續呈較高水平。
盡管招股書中顯示,協昌科技與華虹宏力多年來合作關系良好,且公司在進一步拓寬采購渠道,并自2017年起拓展了對華潤微電子的晶圓采購業務。但是,在供應商如此集中的情況下,如果該公司晶圓材料供應商產能排期緊張或者關系惡化,可能導致原材料短缺,將不利于該公司的持續經營。
供應商較為集中的同時,協昌科技功率芯片業務前五大客戶占比卻逐步走低。數據顯示,其功率芯片業務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,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.14%、3.41%、6.03%和4.80%,不僅占比走低,且前五大客戶主體一直在變化。這或從側面印證了公司功率芯片業務收入波動較大的原因。
另外,協昌科技功率芯片業務毛利率也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,其中封裝成品業務毛利率由2018年的32.55%降至2020年的15.44%,晶圓業務的毛利率由36.45%降至12.36%。
國金證券持股
招股書顯示,協昌科技的前身是成立于2011年的江蘇協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(下稱協昌有限),于2014年9月正式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。在2015年2月,協昌科技正式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并公開轉讓,于2019年4月在股轉系統暫停轉讓。
協昌有限由顧挺、顧韌共同出資設立,截至招股書簽署日,顧挺直接持有協昌科技45.48%的股份,為控股股東。顧挺、顧韌直接持有公司68.18%的股份,并通過友孚投資合計控制公司77.27%的股份,為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。
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,協昌科技共有81名直接股東,其中68名為自然人股東,13名為機構股東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國金證券為協昌科技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的主辦券商,通過2016年3月的股權轉讓,國金證券做市專戶持有該公司60萬股股票,并自2016年5月起為公司股票提供做市報價服務。截至報告期末,國金證券持有協昌科技49.20萬股股份,占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的0.8945%。(辛夷)